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续南明 > 第120章 军器局

第120章 军器局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只不过碍着皂班衙役邓财的面子,还有那几十两银子的礼盒,勉强前来。

不过酒桌中还看到黄管事,更对那杨河非常尊重,这事情就不一样了。

黄管事背后站着谁,邳州城谁都知道,阎府那位女子,更与州尊都保持着良好关系,他可不敢得罪。

所以当晚众人谈笑风生,第二天南大使更亲来客栈,带同杨河等人前往军器局。

邳州城内有知州署、察院、工部分司、邳宿河务同知署、经历司、镇抚司、五所千户署等衙署,军器局却是在城东南。

大明的火器与武器制造,京师有兵仗局,制造威力较大的攻击性火器,各地方与卫所有军器局,制造一般性的火器和冷兵器。

邳州因为是军民同城,卫所的军器局,也并到工部内去,所以这边只有一个军器局。

不过到了破烂的军器局中,里面冷冷清清,除了一个攒典值班,不说副使,连一个工匠都没有。

杨河并不意外,早前大明各军器局还有任务,比如一年要造弓箭多少,腰刀多少,盔甲长枪多少,鸟铳三眼铳多少杆,但现在除了府城,各地方军器局废弛久矣。

而且邳州位于运河边上,特别泇运河开通后,这边的主要任务是运粮防河,每年运米四万八百石,造浅船十三只三分,已经没人再关心军器局的事。

这边军匠约有六十七户,然现在虽在册中,谁又知道他们去哪了?

杨河不以为意,他要的就是这份名册,依昨晚大使南臣透露的消息,邳州军匠虽大量逃亡,应该还有约三十户的军匠居于城内。

这些人,都有向局内交纳“买闲钱”,自谋营生去了。

大明眼下贿赂成风,军队中军官重要收入是“买闲钱”,每个士兵,每月给上官一些钱,就可以不操不点,自顾自去干别的营生,甚至马匹都可以买闲。

军匠同样如此。

不比民匠,交纳班匠银后,可以名正言顺干自己的营生,比如郁铁匠,他在邳州就有自己的铁铺。

这些军匠,理论生活来源都是月粮,没有田产,类似后世的国营工人,纯靠手艺过日。

只是每月三斗粮,可能还要克扣了一两斗,然后有上工的话,日支粳米八合,这点粮食工钱怎么满足一家老小的需求?

人挪死树挪活,接私活就非常普遍了,特别乱世之中,各村各寨对武器的需求量大,他们不愁没有活干。

比如各村寨的鸟铳哪来的?

世世代代,这些人其实颇有手艺,他们私自打造,卖给民间商人的武器是十分精良的,就连外国的夷人也向他们购买火器。

当然,若有官府招集,那就不情不愿,敷衍了事了。

时人笔记就言:“尝闻东西两洋贸易,诸夷专买广中之统。百姓卖与夷人者极其精工,为官府制造者便是滥恶。以此观之,我中国不肯精工耳,非不能精工也。”

也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对,毕竟都是鼠目寸光的小老百姓,遵从的是你不仁我不义态度,当官的、当兵的、有钱的人都不在乎,国家危亡跟我有什么关系?

反正到时外敌打来,你有狼牙棒,我有天灵盖便是,一起玩玩,众人陪着不寂寞。

花了五十两银子,杨河让张松涛抄了一份名册。

张松涛抄写的时候,南大使就与杨河闲聊,对他招募这些军匠并不在意,在他看来,区区一些工匠能干什么,那杨相公身为秀才,难道还能造反不成?

最多造些武器自保罢了,毕竟他新立一个庄子。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他更懒得询问,反正银子收下,皆大欢喜便是。

不过他消息也灵通,知道新安庄要立一个圩集,就试探询问,他有一个亲戚,开了一家肉铺,不知可否在集中设店?

杨河问了一下,原来是南大使小妾的哥哥的儿子的娘家人,是个屠夫,注意到新安庄要设集,那边附近人口一万多,购买力还是很猛烈的,就央求到他这边来。

听说是肉铺,杨河表示欢迎,他庄中无肉不欢,对肉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。

不过丑话说在前方,他说道:“集中自有规矩,这税钱肯定是要交的。”

南大使笑道:“那当然。”

他已经给亲戚争取到一个机会,到别人地盘孝敬的钱免不了,这就不归他管了。

……

当日,南大使还应杨河之请,派攒典王奉去招集军匠。

找了一天,约找到十户人,就算杨河许下的条件很优厚,也只有两户军匠愿意前往新安庄。

因为杨河条件虽优厚,但有一个前提,三年内不得离开庄子,这些军匠认为妨碍了他们的自由。

而且,他们现在都有私活在手,日子并不会过不下去,甚至有的人过得很好,比如一户谷姓军匠,手中就有一个庄子三十杆鸟铳的大订单,对新安庄的条件不屑一顾。

王奉得了杨河五两银子的好处费,最后的结果让他有些歉疚。

杨河也不能责怪他,只是心中一叹,专业人才真难找啊。

就算自己记得导弹的图纸,在这个世界只能干瞪眼。

记得再多资料又如何,没有人什么都是空。

看攒典王奉是个厚道的人,杨河拜请他每五日抄一份邸报送到新安庄去,每月会给他一两五钱银子的抄写费。

王奉高兴的答应了,眼下他比较清闲,抄抄写写,每月就有一两五钱银子轻松入手,又可结交新安庄主杨河,何乐而不为?

跟军器局大使南臣不一样,攒典王奉敏锐的觉察到,这个年轻的秀才是个大有前途的人。

结交他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
……

不过杨河等人带着两户军匠回转客栈,让他们回家收拾的时候,事情又有变卦。

却有一户军匠反悔了,他们私下嘀咕,最后结论,新安庄虽说得好,但前途未知,眼下他们收入虽不如谷家兄弟他们,但每月也有一两杆鸟铳,几把刀剑的工钱收入。

这好处是看得见,摸得着的,他们也不求大富大贵,小富即安,甚至能过下去就可。

新安庄说得再好,也是镜中花水中月,眼下收入才是实实在在,还是不要变了。

特别新安庄这两天他们也听过,是很利害,剿灭了焦山匪。

然树大招风,又引起匪贼报复怎么办,真不如在邳州城内安心。

所以他们就反悔了。

胡就业暴跳如雷,怒骂道:“我日嫩管管,憨么子讨打是不是?”

那军匠只是梗着脖子道:“俺不去了,俺每月有二两银子收入够了。”

杨河皱眉看着他,道:“强扭的瓜不甜,不愿意就罢了。”

杨河淡淡对这军匠道:“滚吧。”

……

老白牛:多谢黙语木木、失落的弓箭手等书友的打赏,现在起点的打赏都没有系统公告了,更不能加精在手机上显示,又经常漏帖子,延时等等,这个新版书评区让我非常厌恶。

又恭喜几位工匠被录取了。(未完待续。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